10、建筑设备10,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10,1、2,各地能源结构和自然条件差别较大,采用适合当地的冷热源形式,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10,1 3,区域供热网建设在城镇的推进速度很快.学校的采暖系统纳入其中是学校建设之首选.农村学校及建设条件较困难的学校,宜在校内建设集中采暖系统、或采用学校所在地适宜的其他节能型采暖系统,10 1 6 由于教学用房内各功能区内人员停留时间,时长各不相同,分区或分层控制有利于在维持一定舒适度的条件下节约能源。10.1 7。采暖设计中可将室内设计温度提高2。为学生和老师提供一定程度内对舒适度的选择,也为日后调整和发展留有余地,10、1 8,中小学校的通风设计.1。卫生部规定室内CO2最高允许浓度为0,1,鉴于教室内学生集中且基本为平静状态,故将CO2允许浓度规定为0,15,4,依室内CO2浓度为0,1、时的新风量31、8m3,h,人,折算.浓度为0,15。时新风量是18.3m3,h 人、此值的确定也参考了美国有关规定中对呼吸区最小新风量的要求,10。1.9,新鲜空气对于学生的健康和听课时集中注意力是必要的保障.目前有两种违背科学的认识和做法,其一是误认为教室内安装空调是对学生的关怀,更是学校档次的标志 其二是为保温隔热,寒冷地区和严寒地区有些学校的教室整个冬季不开窗。本规范为保障学生健康成长。并保证教学效果.要求学校通风设计应执行本条规定.3,换气方式。各气候区中小学校在不同季节宜采用不同的换气方式.在夏热冬暖地区 四季都可开窗。在夏热冬冷地区可采用开窗与开小气窗相结合的方式 在寒冷及严寒地区则在外墙和走道开小气窗或做通风道的换气方式、教室如在外墙开窗.风直接吹到学生身上 容易感冒.故以设风斗式小气窗为宜,或将进风口设在散热器后方、让新风经散热器加热后送入教室内.参照前苏联学校建筑设计的卫生要求,其小气窗面积应不小于房间的1、60。如在单内廊走道开窗、则可定时开启门的上亮窗及窗上小气窗,采暖地区的走道应采暖、以预热空气并提高学生活动时的热舒适度 走道窗的风压小、故窗开启面积宜增加一倍.在寒冷或严寒地区设通风道换气时,需设可随时关闭的活门,以免散热过多 采暖设计亦应考虑所散热量的补给、10,1.10,3 调研发现,学校实验室内发生的实验气体的密度除氢气外一般都大于空气的密度,实验室通风换气方式多为机械排风、换气次数为3次.h,补风为门窗渗透自然补风。采用air,park模拟计算软件。对以密度为2。55kg,m3的三氧化硫为实验气体,进行模拟计算,在实验室呼吸区域中。下排风比上排风三氧化硫浓度减少约4.9,由此得出结论。实验室采用下排风方式优于上排风方式,

页面正在加载中,点此刷新

批注书签自动云同步,随时随地查阅更便捷!

建标库的PC电脑版Android版iPhone版,已全面支持“云批注和云书签”功能。您可以在下载最新版客户端后,立即体验。

在各客户端的资源阅读界面,选中相应的文字内容后,自动弹出云批注菜单;填写相应的信息保存,自动云存储;其它设备随时可查看。

复制 搜索 分享

"大量文字复制"等功能仅限VIP会员使用,您可以选择以下方式解决:

1、选择少量文本,重新进行复制操作

2、开通VIP,享受下载海量资源、文字任意复制等特权

支持平台发展,开通VIP服务
QQ好友 微信 百度贴吧 新浪微博 QQ空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