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源 更多>
  • 容器支座 第1部分:鞍式支座[附编制说明] NB/T 47065.1-2018
  • 特种设备信息化工作管理规则 TSG Z0002-2009
  • 电工电子设备机柜 安全设计要求 GB/T 28568-2012
  • 机械安全 安全防护的实施准则 GB/T 30574-2014
  • 电磁环境控制限值 GB 8702-2014
  • 洗碗机能效水效限定值及等级 GB 38383-2019
  • 反渗透用高压泵技术要求 HY/T 109-2008
  • 塑料及其衬里制压力容器 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 35974.1-2018
  • 压力容器 第4部分:制造、检验和验收 GB/T 150.4-2011
  • 冶金工业设备抗震鉴定标准 YB/T 9260-1998
附录B,资料性附录,生物安全实验室良好工作行为指南B,1 引言 本附录旨在帮助生物安全实验室制定专用的良好操作规程、实验室应牢记,本附录的内容不一定满足或适用于特定的实验室或特定的实验室活动。应根据各实验室的风险评估结果制定适用的良好操作规程,B。2.生物安全实验室标准的良好工作行为B.2,1.建立并执行准入制度、所有进人人员要知道实验室的潜在危险,符合实验室的进人规定.B。2 2.确保实验室人员在工作地点可随时得到生物安全手册、B,2,3,建立良好的内务规程、对个人日常清洁和消毒进行要求、如洗手 淋浴。适用时,等,B。2、4,规范个人行为.在实验室工作区不要饮食.抽烟,处理隐形眼镜 使用化妆品,存放食品等,工作前.掌握生物安全实验室标准的良好操作规程、B 2、5.正确使用适当的个体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防护服,口罩、帽子.鞋等 个体防护装备在工作中发生污染时 要更换后才能继续工作.B。2,6 戴手套工作 每当污染.破损或戴一定时间后。更换手套。每当操作危险性材料的工作结束时、除去手套并洗手。离开实验间前,除去手套并洗手 严格遵守洗手的规程,不要清洗或重复使用一次性手套、B,2 7 如果有可能发生微生物或其他有害物质溅出。要佩戴防护眼镜。B,2。8,存在空气传播的风险时需要进行呼吸防护、用于呼吸防护的口罩在使用前要进行适配性试验、B,2,9 工作时穿防护服。在处理生物危险材料时.穿着适用的指定防护服.离开实验室前按程序脱下防护服,用完的防护服要消毒灭菌后再洗涤.工作用鞋要防水。防滑。耐扎,舒适。可有效保护脚部。B.2.10,安全使用移液管。要使用机械移液装置 B、2.11、配备降低锐器损伤风险的装置和建立操作规程、在使用锐器时要注意.a 不要试图弯曲,截断。破坏针头等锐器,不要试图从一次性注射器上取下针头或套上针头护套.必要时。使用专用的工具操作 b、使用过的锐器要置于专用的耐扎容器中。不要超过规定的盛放容量,c、重复利用的锐器要置于专用的耐扎容器中.采用适当的方式消毒灭菌和清洁处理,d、不要试图直接用手处理打破的玻璃器具等 参见附录C、尽量避免使用易碎的器具。B、2.12、按规程小心操作、避免发生溢洒或产生气溶胶.如不正确的离心操作、移液操作等.B,2、13 在生物安全柜或相当的安全隔离装置中进行所有可能产生感染性气溶胶或飞溅物的操作 B。2.14。工作结束或发生危险材料溢洒后 要及时使用适当的消毒灭菌剂对工作表面和被污染处进行处理、参见附录C B 2 15。定期清洁实验室设备。必要时使用消毒灭菌剂清洁实验室设备 B。2,16.不要在实验室内存放或养与工作无关的动植物 B、2.17,所有生物危险废物在处置前要可靠消毒灭菌,需要运出实验室进行消毒灭菌的材料.要置于专用的防漏容器中运送,运出实验室前要对容器进行表面消毒灭菌处理。B.2、18。从实验室内运走的危险材料 要按照国家和地方或主管部门的有关要求进行包装、B。2.19.在实验室入口处设置生物危险标识,B 2,20 采取有效的防昆虫和啮齿类动物的措施,如防虫纱网、挡鼠板等。B、2、21.对实验室人员进行上岗培训并评估与确认其能力、需要时 实验室人员要接受再培训,如长期未工作 操作规程或有关政策发生变化等 B。2,22。制定有关职业禁忌症、易感人群和监督个人健康状态的政策,必要时,为实验室人员提供免疫计划。医学咨询或指导.B。3.生物安全实验室特殊的良好工作行为B,3 1,经过有控制措施的安全门才能进入实验室.记录所有人员进出实验室的日期和时间并保留记录、B,3、2,定期采集和保存实验室人员的血清样本、B,3,3、只要可行,为实验室人员提供免疫计划,医学咨询或指导。B,3、4。正式上岗前实验室人员需要熟练掌握标准的和特殊的良好工作行为及微生物操作技术和操作规程.B 3,5 正确使用专用的个体防护装备.工作前先做培训 个体适配性测试和检查 如对面具.呼气防护装置.正压服等的适配性测试和检查.B,3,6、不要穿个人衣物和佩戴饰物进入实验室防护区。离开实验室前淋浴。用过的实验防护服按污染物处理,先消毒灭菌再洗涤,B、3 7,级生物安全柜的手套和正压服的手套有破损的风险,为了防止意外感染事件,需要另戴手套,B.3.8 定期消毒灭菌实验室设备 仪器设备在修理.维护或从实验室内移出以前,要进行消毒灭菌处理。消毒人员要接受专业的消毒灭菌培训.使用专用个体防护装备和消毒灭菌设备.B,3,9 如果发生可能引起人员暴露感染性物质的事件。要立即报告和进行风险评估,并按照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规定采取适当的措施。包括医学评估。监护和治疗.B、3。10,在实验室内消毒灭菌所有的生物危险废物。B 3。11,如果需要从实验室内运出具有活性的生物危险材料、要按照国家和地方或主管部门的有关要求进行包装,并对包装进行可靠的消毒灭菌 如采用浸泡、熏蒸等方式消毒灭菌,B.3.12。包装好的具有活性的生物危险物除非采用经确认有效的方法灭活后,不要在没有防护的条件下打开包装 如果发现包装有破损 立即报告。由专业人员处理、B,3,13.定期检查防护设施,防护设备 个体防护装备 特别是带生命支持系统的正压服,B、3。14,建立实验室人员就医或请假的报告和记录制度,评估是否与实验室工作相关,B,3。15,建立对怀疑或确认发生实验室获得性感染的人员进行隔离和医学处理的方案并保证必要的条件、如 隔离室等、B.3,16,只将必需的仪器装备运入实验室内,所有运人实验室的仪器装备,在修理,维护或从实验室内移出以前要彻底消毒灭菌,比如生物安全柜的内外表面以及所有被污染的风道,风扇及过滤器等均要采用经确认有效的方式进行消毒灭菌 并监测和评价消毒灭菌效果、B、3、17。利用双扉高压锅,传递窗,渡槽等传递物品,B,3。18、制定应急程序,包括可能的紧急事件和急救计划。并对所有相关人员培训和进行演习 B,4、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良好工作行为B.4,1,适用时.执行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标准或特殊良好工作行为 B,4。2.实验前了解动物的习性。咨询动物专家并接受必要的动物操作的培训,B,4、3,开始工作前 实验人员,包括清洁人员,动物饲养人员 实验操作人员等、要接受足够的操作训练和演练,应熟练掌握相关的实验动物和微生物操作规程和操作技术,动物饲养人员和实验操作人员要有实验动物饲养或操作上岗合格证书 B,4、4。将实验动物饲养在可靠的专用笼具或防护装置内,如负压隔离饲养装置,需要时排风要通过HEPA过滤器排出、等。B 4 5.考虑工作人员对动物的过敏性和恐惧心理.B。4、6.动物饲养室的入口处设置醒目的标识并实行严格的准人制度.包括物理门禁措施、如 个人密码和生物学识别技术等。B.4.7。个体防护装备还要考虑方便操作和耐受动物的抓咬和防范分泌物喷射等.要使用专用的手套。面罩、护目镜。防水围裙,防水鞋等.B、4,8,操作动物时,要采用适当的保定方法或装置来限制动物的活动性 不要试图用人力强行制服动物、B、4,9、只要可能,限制使用针头.注射器或其他锐器 尽量使用替代的方案.如改变动物染毒途径等 B.4。10.操作灵长类和大型实验动物时、需要操作人员已经有非常熟练的工作经验,B.4,11 时刻注意是否有逃出笼具的动物、濒临死亡的动物及时妥善处理,B.4,12 不要试图从事风险不可控的动物操作.B、4.13.在生物安全柜或相当的隔离装置内从事涉及产生气溶胶的操作、包括更换动物的垫料 清理排泄物等。如果不能在生物安全柜或相当的隔离装置内进行操作,要组合使用个体防护装备和其他的物理防护装置.B、4。14、选择适用于所操作动物的设施.设备 实验用具等.配备专用的设备消毒灭菌和清洗设备 培训专业的消毒灭菌和清洗人员.B。4。15,从事高致病性生物因子感染的动物实验活动.是极为专业和风险高的活动、实验人员应参加针对特定活动的专门培训和演练。包括完整的感染动物操作过程、清洁和消毒灭菌,处理意外事件等 而且要定期评估实验人员的能力,包括管理层的能力。B 4、16,只要可能、尽量不使用动物,B、5。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清洁B。5。1.由受过培训的专业人员按照专门的规程清洁实验室 外雇的保洁人员可以在实验室消毒灭菌后负责清洁地面和窗户,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不适用。B.5 2,保持工作表面的整洁。每天工作完后都要对工作表面进行清洁并消毒灭菌,宜使用可移动或悬挂式的台下柜、以便于对工作台下方进行清洁和消毒灭菌、B 5 3,定期清洁墙面、如果墙面有可见污物时。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灭菌,不宜无目的或强力清洗,避免破坏墙面 B,5、4.定期清洁易积尘的部位、不常用的物品最好存放在抽屉或箱柜内,B,5,5 清洁地面的时间视工作安排而定、不在日常工作时间做常规清洁工作,清洗地板最常用的工具是浸有清洁剂的湿拖把。家用型吸尘器不适于生物安全实验室使用、不要使用扫帚等扫地、B。5、6 可以用普通废物袋收集塑料或纸制品等非危险性废物,B。5、7 用专用的耐扎容器收集带针头的注射器 碎玻璃 刀片等锐利性废弃物,B 5,8.用专用的耐高压蒸汽消毒灭菌的塑料袋收集任何具有生物危险性或有潜在生物危险性的废物。B,5.9。根据废弃物的特点选用可靠的消毒灭菌方式.如是否包含基因改造生物,是否混有放射性等其他危险物,是否易形成胶状物堵塞灭菌器的排水孔等。要监测和评价消毒灭菌效果、

页面正在加载中,点此刷新

批注书签自动云同步,随时随地查阅更便捷!

建标库的PC电脑版Android版iPhone版,已全面支持“云批注和云书签”功能。您可以在下载最新版客户端后,立即体验。

在各客户端的资源阅读界面,选中相应的文字内容后,自动弹出云批注菜单;填写相应的信息保存,自动云存储;其它设备随时可查看。

复制 搜索 分享

"大量文字复制"等功能仅限VIP会员使用,您可以选择以下方式解决:

1、选择少量文本,重新进行复制操作

2、开通VIP,享受下载海量资源、文字任意复制等特权

支持平台发展,开通VIP服务
QQ好友 微信 百度贴吧 新浪微博 QQ空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