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热湿环境7,3 1。建筑的夏季防热应实施综合防治,这里主要指以下几方面。通过绿化。水体等改善室外的热湿环境,建筑绿化是行之有效的防热措施.可以在建筑物的东。西向墙面种植可攀爬的植物.通过竖向绿化吸热减少太阳辐射热传入室内。也可以在建筑物的屋顶上种植绿化。设置棚架廊亭.建水池,喷泉等以降温 调节小气候 屋面及东。西墙面是太阳辐射强度最高的表面。遮阳更加重要 所以必须采取遮阳措施.在建筑受太阳辐射作用的主要朝向设置遮阳装置。遮阳装置优先采用活动外遮阳。当选用固定建筑遮阳时,东 西向外窗应设置组合遮阳,采光顶是透光的屋顶 采光顶往往高于其他屋面.热气容易聚集。在采光顶或其周边设置通风设施,可高效地排除室内热量。利于组织自然通风.建筑的屋顶和东,西墙隔热必须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的要求,宜采用绿化屋面或反射隔热屋面进行屋面隔热 东.西墙宜采用反射隔热墙体,7.3.2.设置空气调节的建筑物除了满足夏季建筑防热的一般性规定外,结合空调设置的情况 设计时尚应遵守本条的相关规定,设置集中空气调节系统的房间宜集中布置,有利于空调系统管路的布置,保证空调系统的高效性。加强空调房间外窗的气密性可以减少由于空气渗透造成的热交换。降低空调负荷,7、3、3,本条规定了有冬季保温要求的建筑在设计时应当遵守的原则,条文对建筑布局。体形、建筑构造设计等对保温影响较大的主要方面进行了规定、建筑围护结构的外表面积越大。其散热面积越大。建筑物体形集中紧凑。平立面凹凸变化少、平整规则有利于减少外表散热面积 相关节能设计标准中.对不同气候区,不同类型建筑的体形系数都有明确的规定 设计时应当严格遵守 目前 围护结构的热工设计指标主要受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和相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控制 两者的侧重点略有不同.设计时应按照不同的建筑室内热环境需求,结合两种不同标准的要求综合考虑,7 3.4。本条为新增条文,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 对于太阳辐射量大,冬季室外温度较高的地区.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充分利于太阳能可改善冬季室内热环境 降低能耗,减少排放.降低污染 在甘肃 青海等太阳能富集地区。阳光间在居住建筑中已得到普遍应用、效果良好,7。3、5。本条为新增条文 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初春季节 由于热带气团的运动、湿热空气自海面吹向大陆,当湿热空气进入室内接触到室内地面时,易产生返潮现象,潮湿地区的建筑受潮虽然与供暖建筑冬季结露不同。但存在同样的破坏。必须得到重视,应采取措施减少这一现象的发生,卧室。起居室等人员经常活动的场所需要使用密封性好的门窗,室内装修应使用易于清洁的装饰材料或涂料,应配置发霉后易清洁的电器、必要时设计除湿设备,采用有一定保温作用的轻质面层材料,让墙面.地面不易产生凝结水是简单易行的方法.另外.干燥而表面带有微孔的耐磨材料。如陶土的防潮砖。烧结砖、较粗糙的素混凝土表面都有一定的吸湿能力,能将潮气吸入地面面层暂存 当气温回升,气候干燥时,又逐渐蒸发而重返大气,达到 潮而不显、的目的.对于走廊、楼梯间、卫生间等。由于无法关闭。应采用易于清洁的面层材料,即使这些地方结露.发霉。也很容易清洗.如采用瓷砖,塑料,金属板等.采用首层架空的建筑设计形式也是一种有效的防泛潮方式 7.3,6、当建筑围护结构的温度低于空气露点温度时,水蒸气析出形成液态水.一方面,受潮的建筑在冻融循环的作用下易于破坏 另一方面,潮湿为细菌提供了滋生的环境,霉变破坏粉刷层 影响美观和健康.供暖建筑冬季防潮设计包括围护结构内部冷凝和内表面结露两个方面,应当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中的相关规定进行验算

页面正在加载中,点此刷新

批注书签自动云同步,随时随地查阅更便捷!

建标库的PC电脑版Android版iPhone版,已全面支持“云批注和云书签”功能。您可以在下载最新版客户端后,立即体验。

在各客户端的资源阅读界面,选中相应的文字内容后,自动弹出云批注菜单;填写相应的信息保存,自动云存储;其它设备随时可查看。

复制 搜索 分享

"大量文字复制"等功能仅限VIP会员使用,您可以选择以下方式解决:

1、选择少量文本,重新进行复制操作

2、开通VIP,享受下载海量资源、文字任意复制等特权

支持平台发展,开通VIP服务
QQ好友 微信 百度贴吧 新浪微博 QQ空间 更多